欢迎来到韩博士,我们专注于3-16岁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

全国服务热线 400-888-9664
  • 首页
  • >
  • 新闻资讯
  • >
  • 行业资讯

中国式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 2016-11-25
  • 来源:韩博士

编者按

最近,一篇名为“30%的北大新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揭示了如今在精英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与我们教育体制的弊病以及弥漫于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早先钱理群教授提出“大学教育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警示开始,有众多痛斥当下教育制度问题与弊端的声音出现。今日与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章启群教授于2008年发表的一篇演讲,他对教育问题的透彻剖析并针对教育改革所开的药方,或许能够为今天中国教育的建构者与参与者提供某种启示。



章启群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西方美学、中国哲学等。主要著作:《论魏晋自然观》《新编西方美学史》《意义的本体论》《百年中国美学史略》。



中国式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第一,指出当前中国教育潜在的破坏性,不等于当前中国教育没有建设性。不过,肯定和描述它的建设性不是本书的主旨。故暂略。

第二,今天不讲数据,只讲思想和逻辑。因为数据统计不能说明一切。

第三,教育破坏性的根本标志是教育不出好的学生。今天的教育最大的破坏性,质言之就是缺乏人性化,甚至摧残人性;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甚至毁灭人才。


1

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


中国人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李远哲、钱永健等。获得菲尔兹奖也有中国人:丘成桐、陶哲轩。但是,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所受的教育与现在中国内地的所有小学、中学、大学无关。


从概率上说,在内地受过教育的30到40岁的中国人大约在一亿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出国留学的人大约130—140万。这个数字不知是杨振宁、李政道时代留学生多少倍。从投入上说,大多数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几乎是尽其所能,我们的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至少比西南联大要不知多多少倍。这其中为什么没有一个能获得诺贝尔奖?


更令人惊奇的是,五四那一代人,不仅出现了一批文化巨人,还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例如华罗庚、周培源、陈省身、钱学森、李四光、严济慈、苏步青等,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是全球科学界的翘楚和领军人物。而他们作出代表性成果的也都在三十多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培养出几个这样的科学家?


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问题可能不仅仅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而是在整个中国教育。


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可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厌学症正像瘟疫一样在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中蔓延。


科学创造的一个根本动力就是兴趣。兴趣也是一种乐趣。现在的小学生们时刻准备着向重点中学冲刺,中学生向大学冲刺。他们在繁重的课程和作业的重压下喘息,在各种各样的考试前打拼。他们每天的睡眠基本不足,甚至周末还有奥数、英语、艺术、美术等各种补习。作为社会群体,当下中国最辛苦的除了农民、农民工,就数他们。


在考场上身经百战的现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们,当他们进入大学或者熬到博士的时候,他们对于科学还有真正的兴趣吗?他们是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谋生、过好日子,还是一如既往,保持一种旺盛的、纯粹的兴趣在不断地进行艰苦的科学探索和创造呢?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就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小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定点。我们不妨做个调查:那些中学的数理化奥林匹克金奖得主现在的职业,有几个与科学研究有关。而我们的前辈至少没有像现在的中小学生们那样,在课程和作业的重负下喘息,在各种补习班下呻吟,在各种竞赛和考试中玩命!因此,他们终生保持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这可能就是他们与现在孩子的根本不同。


可以说,消磨了孩子们终生追求科学的兴趣,是当下教育的一大弊病。


从未来着眼,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需要自己完整的科学研究队伍。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最尖端的科技人才。我们必须要自己培养一流的科学人才!


2

被遗忘的“大多数”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压倒的重心是学习知识。家长和全社会集中关注的也是孩子的分数。即使这种教育在德育和素质教育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似乎也在所不惜。因为,家长希望孩子以此出人头地,国家需要以此多出人才。然而,现在能够上大学特别是理想的大学的人还是少数,不能上大学的还是大多数。而这个大多数似乎被学校和社会遗忘了。


现在社会和媒体对于中小学生关注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一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诸如高考的状元、奥林匹克竞赛的奖牌得主、“哈佛女孩”等等;其次是一些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如写小说的、鼓捣电脑的、有发明创造以及体育和艺术特长的等等。而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大多数”,社会和媒体是沉默的。他们实际上也真正是被社会、包括自己的学校和家庭遗忘了。


升学率是每个中小学追求的目标。中学里的优秀师资主要用在少数可能上大学的学生身上。质言之,我们的中学就是为这些少数人办的。大多数可能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学校对于他们的基本态度是得过且过,维持到毕业了事。前提是不能出事、犯法。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被认为不能上大学的学生,不仅没有优秀教师的教育和辅导,甚至受到歧视。全国的中学都分为重点和非重点,重点中学也分成各种班。这种划分本身就造成了一种歧视。大多数非重点中学、非重点班的学生就像以前划分的阶级成分一样,他们的身份就是低人一等的标志。他们受到的压力不仅是学习方面的,很多是人格和权利方面的。在社会上他们也是属于被忽略不计的人群,见人自觉矮三分。甚至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他们也没有自信,不敢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极容易被扭曲。因此,这些学生极容易自暴自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字:熬!中学生中犯罪的,可能主要就是这种学生。有些教师抱怨这些学生难以管理。试想在这种生存状况下,他们如何可能健康向上、积极进取?


举两个极端的例子。据《广东日报》报道,2008年2月25日晚8时许,雷州市第二中学高二级一名19岁的辍学男生陈文真,当晚突然蹿回学校并闯进教室,先后将正在自修的2男1女3名学生和一名高二级巡班老师刺成重伤,尔后在众师生的追赶下,本人自捅一刀后从教学楼6楼跳下。造成陈文真本人及两名学生3人抢救无效死亡。受伤老师和另一名学生重伤。另一例发生在山西朔州一中。2008年10月4日晚自习,7点44分,23岁的老师郝旭东被16岁的高一学生李明连捅几刀,倒在血泊中。这个自称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认为“我的人生毁在了老师手上”的李明,最终选择了“杀老师”这样的极端举动,亲手把自己的人生置于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据了解,李明于10月1日在朔州综合商场花65元买了3把刀,并于10月4日开学时带入了学校。采访中,记者从李明的同学口中得知,从入学起,李明就说过用刀砍老师的话,而且在10月4日晚上上自习前和同班要好的同学说,不管当天晚上发生什么,他们都别动。还说,当天哪个老师来了他就捅哪个。大家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也没有向老师反映。据知情人介绍,李明中考成绩为280余分,其父通过托人找关系,花费数万元,才让他进入朔州二中学习。其后发现李明写在一张活页纸上三百余字的“死亡笔记”:“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的心灵渐渐扭曲。我采用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了我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我希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教育业可以改变。”


应该说,一个人的天赋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科学家也许没有经商的本领,哲学家也少有从政的才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学好数、理、化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像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奥运会上得金牌一样。反过来,天才只是少数人,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中小学生中学习成绩的好坏,并非完全能够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和愿望,尤其是在当前中国高考的恶性竞争下。个人的努力和勤奋可以弥补某些不足,但不能决定一切。因此,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过错。但是,我们仅仅为了少数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而遗忘了大多数没有能力上大学的学生,让这个“大多数”带着心灵的创伤和扭曲的心理走出校门。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这种恶劣的学习环境会给这些大多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将来回忆自己中学时代的生活,是充满自豪,还是不堪回首?设想一下这样的“大多数”将来进入社会,会热爱自己的母校,会热爱这个社会吗?这种负面影响对于个人是影响人的一生,对于社会则影响到道德伦理、社会风气甚至犯罪等多种领域,其危害性是难以估计的。


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民的、整体的教育,不是那种培养少数精英而伤害大多数的教育。任何教育都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的。只要我们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行的人,发挥每个人自己的潜能,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就是极大的成功。而假如让走出校门的“大多数”成为这个社会冷漠无情、甚至是具有对抗心理的公民,将是中小学教育真正的失败。因此,社会上出现一些极端的例子,我认为根源在此。


3

现代大学生中一些问题的根源


此外,我们的中、小学在伤害了不能上大学的“大多数”以外,对于能够上大学的“少数”也进行了片面的教育。一个中、小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学习成绩差,就一切完蛋。因此,在中、小学里,学习优秀的学生是学校的宠儿和骄傲。学习成绩实质上被当作衡量一个中、小学生全部素质和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标准也影响到社会和家庭。学习好的孩子,即使有任性、自私、懒惰等缺点也不被在意。学习不好的孩子,即使有节俭、勤劳、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点也不能获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赏,除非出现舍己救人光荣牺牲这样的事迹才得到社会的肯定。那些上大学的孩子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宠儿,也是社会和家庭的宠儿。他们是伴随着阳光、鲜花和掌声一路进入大学的。


但是,聪明不能代替道德,智商不能代替良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很好的品德教育,肯定是一种缺憾。有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自己觉悟,在良知和德行方面慢慢健全。有些孩子则因此而碰壁,甚至走上极端。因此,现在的中国大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几乎都有不适应的过程,几乎都有失落的感觉。他们具有受宠和被惯孩子的全部心理特征。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没有经历挫折,难以承受打击。在大学里发生的有些事件,社会上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不是偶然的。


北大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受处分、退学和开除。原因除了生病和考试不及格以外,还有偷盗自行车和他人钱物的(不是贫困生)等等。精神出现问题的学生也不少见。更让人痛心的是,高校自杀的学生有不小的数字,而且这几年正在呈上升趋势。2007年在5月8日至16日8天时间北京有5个大学生自杀。2008年同一时期,北京有4个大学生自杀。为什么经过千辛万苦考到大学还不好好学习?还要自杀?


此外,2008年10月28日晚6点30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正在教室第一排中间对学生进行课前辅导,突然被人在颈部重砍两刀,没有来得及作任何反应,便倒在血泊中。教室里学生惊恐万状,纷纷夺路而逃,杀人者丢下屠刀,从口袋掏出手机,从容报警。几分钟后程春明急送医院,6点45分死亡。杀人者傅成励,1986年7月2日生,是该校大四学生。这些事件让人心痛,也让人茫然。详见六《教育杀人,罪犯买单——追问傅成励血案的深层问题》。


大学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根源都在中小学。


不能说我们的中小学没有德育和素质教育。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在升学率仍然是衡量中小学教育硬指标的情况下,我们的德育和素质教育怎么可能落到实处?如何有效?与分数相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等这些东西能值几何?分数是硬道理,德育和素质教育只能是花拳绣腿。


4

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开放私立大学



在校学生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学习成绩好的和不好的两类。成绩好的也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培养不出像样的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即钱学森说的杰出人才,而且在德育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学习不好的孩子常被学校漠视、歧视,成为社会的弃儿,甚至成为潜在罪犯。反思一下,教育的这些弊病实质上都是由“应试”而来。小学要为升中学服务,中学要为升大学服务。高考是个独木桥,我们必须要过。只要躲不过高考,分数就是硬道理。而废除高考,那样不又是文革了吗?因此,人们似乎找到一种借口甚至安慰:高考不是完美的,但它是不可替代的。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似乎都是“不完美”的必然产物。


整治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最根本的还是从高考上思考、下手。现阶段高考当然不能废除,上大学当然要考试。但是,要考试未必就一定要玩命,未必要让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在头顶悬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让高考成为一种人生路上顺畅的通道,而不是一道人人提心吊胆的鬼门关,这是我们思考的入口处。


我认为,中国高考残酷竞争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大学太少了,尤其是名牌大学太少了,即“僧多粥少”。那些试图通过增加高考的次数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在“粥”的分配上打主意,实质上是把过一次鬼门关变成多次过鬼门关,最终还是增加中学生压力和负担。要改变“僧多粥少”的状况,既不能用减“僧”办法,也不能在“粥”的分配上打主意,只有用增加“粥”的办法。设想,如果中学生上大学的比例达到75—80%或者更高,上名牌大学的比例达到30—40%或者更高,面对高考学生就不会这样玩命了。


问题在于,中国怎么可能办那么多的大学?政府没有那么多的钱。中国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加大,可是按照我们以上设想的大学数量当然远远不够。


然而,中国的民间却具有充足的教育财力。可惜,由于目前的教育现状,这种民间的教育财力却流失到海外,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流出的资金有多少?我没有精确统计,但可以大略估算一下。现在一个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读大学的孩子,每年的费用约人民币20万。如果每年出去1万人,就是20亿元。按照大学4年毕业计算,每年就有4万人在读,我们每年就有80亿人民币流出!再加上还有读中学的,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的。现在国外的中国留学人员有100多万,简单算算就知道,这种资金流失实际上是个十分巨大的数字!


这个数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意味着什么?中国政府1998年以后加大对北大和清华投入的力度,当时每年每校划拨6亿元人民币,据说占全国高等教育投入的六分之一。那么当时全国的高等教育国家投入只有72亿人民币,还不到80亿!就是说,流入国外的教育经费超过了我们的高教总投资,可以办十几个北大或清华!


因此,开放私立大学,利用民间的资金办教育是一条非常有价值而且可行的思路。实际上,世界各国的教育几乎都有民间捐助,美国、英国的名牌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等都是私立的。这是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办教育的共同经验。


有人要问:中国现在不是有民办的小学、中学、大学吗?为什么不能缓解高考的压力?简单说,我说的私立大学,或者说世界发达国家的私立大学,与中国内地现在的民办教育具有根本的不同。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真正的教育投入是非盈利的,古今中外没有人通过办教育、办学校赚钱,而中国内地现在绝大多数的民办教育都在盈利、赚钱。这些民办学校实质上就是公司。这样的学校不是按照教育的规律办学,而是按照市场的经济规律办学。它不可能让教育家来管理,而是让企业家来管理。可以看出,现有的中国内地民办中小学(打工子弟学校可能除外),与国家的中小学竞争的是升学率。它们的目的是挤出国家中小学上大学的学生。而现有的中国内地民办大学招收的都是高考落榜的学生,同时在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上与公办大学无法相比。因此,它既不可能成气候,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人才。因此,真正实现民间资金进入国家教育,唯有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其中最根本的是打破国家垄断教育的体制,在办学、招生的根本制度上做出改革。同时也应该与税收制度改革相配套,建立民间的教育基金会。


引进这个机制对于现有的公办学校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现有的中国内地公办学校,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后一块堡垒。改革它的弊端,也只有通过市场竞争的机制才能实现。就像我们的国家企业改革一样,在引入市场竞争的机制后,一切垄断带来的企业惰性、机构臃肿、低效率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各种弊端(包括官本位、学术腐败),在真正的私立小学、中学、大学出现时,会得到彻底的改变。因为不这样,它们就不能生存。


当然,拯救我们的孩子,拯救中国教育,还有很多相关的事情要做。譬如,要改变人们狭隘的望子成龙的观念,要树立平等的人格尊严,要宣传普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在目前,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最重要、最迫切的。1977年,邓小平毅然决定恢复高考,当年就进行招生。现在,我们需要同样的勇气和魄力对僵化的中国教育体制开刀!


从未来着眼,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需要自己完整的科学研究队伍。中国不可能从外国引进最尖端的科技人才。中国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而这一切必须从教育变革入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这样,国家未来怎么办?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我们等得起吗?


返回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卓越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心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5037829号-1

联系客服: 在线:8:30-22:00
中谛管理 中谛管理

400-888-9664

或者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主动联系您
中谛管理

韩博士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我们

CCTV专访全国连锁教育品牌